信州上高地两日游归来。
信州是长野县(大部分)的古称。这里有着日本为数最多的温泉和最美的山川,而其中,又以上高地最为代表性。可以说如果没去过信州,就等于没有看过日本的山。
风景画大师东山魁夷曾画过为数众多的信州山景画。大学里第一次看到这些画时就为之倾倒,从那时开始就对信州无限向往和憧憬。来到日本以后最想去的地方也是信州,而如今这夙愿终于得偿。
这次旅行有两个幸运,一是天气非常好,几乎都是晴天。因为信州山地经常云雾缭绕,山峰也难得一见全貌,而如此的好天气是非常难得的,也看到了平时几乎看不到的景色。
二是我这个从京都出发的散客团人少,才12人,相比同日去的大阪和奈良那满满一车46人的团队,我们行动便捷迅速,经常赶超其他二团队前面占得有利位置。
这次的行程安排是,第一天车山高原-雾峰-白马温泉旅馆。第二天上高地。
废话到此,下面上图上真相。
暁夢見し蒼き焔纏う鳳が、生の園まで舞い上がる
×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-第一日-
早上从京都出发,坐将近4小时的车来到长野,午饭在一个休憩站吃有名的信州荞麦面,里面加了当地特产的蕨类野菜,非常美味。
下午开始就正式游览。第一个景点是车山高原。
蓝天白云草地。这里一到冬天就被大雪覆盖,成为一个滑雪场。
另外,这里平地海拔就在1500米以上,所以虽然山看上去不高,但其实也有2000多的海拔高度。


在车山高原短暂逗留后前往雾峰。雾峰最著名的,就是富士见瞭望台。如果天气好的话,可以从这里望见富士山。只是这样的天气并不多。虽然我们的团队并不经过瞭望台,但因为超好的天气,我们在抵达雾峰休憩站时,得到了额外的恩赐。
中间云朵中隐隐约约的那座山峰就是富士山!能看得如此清楚实属罕见机遇,连导游姑娘一路上都说,这是她这几年带队以来遇到的运气最好的团队。
富士山被围绕在云海中,就像漂浮在半空中的岛屿一样。

雾峰特产的梨子口味的冰激凌很美味。还有一种叫五平饼的糯米饼,扁扁的像块猪排那么大,中间那根棒子就跟打手心的板子一样粗。再抹上当地特产的酱,前三口吃不出味道,等第四口开始才会渐渐入味,然后就会觉得美味无比,属于慢热型的小吃。
离开雾峰后,就前往住宿的旅馆所在地——白马。
白马最著名就是白马连峰了,1998年长野冬奥会时,这里是滑雪赛场。
从旅馆附近拍到一张白马连峰,山顶有很多积雪,滑雪台就在那上面。

这是宿泊的旅馆,白马枞之木。旅馆里也陈列着很多冬奥会的照片和白马连峰的摄影作品,还有各种滑雪板。

这么看起来还是挺欧风的,并不是传统的日式旅馆。


当晚住的房间。

到了旅馆第一件事就是去泡温泉!这家旅馆的温泉叫做庄兵卫之泉,从江户时代流传至今了,而且还是一口很有名的“美人泉”,对美容养颜非常有效。
然后这人很可耻的第二天5点多起来又去泡,来回泡了三次,最后终于泡过头,一个多小时脸都红得像只生蛋老母鸡。


不过温泉真的好舒服啊~~
而且房间用水也全是温泉水呢,一打开龙头就是一股矿物的味道。
晚饭和早饭吃的都是旅馆的自助餐。旅馆的餐厅是意大利风情的酒吧式餐厅,菜式也以西餐为主,当然也有传统的和食。味道总的来说还行。高山特浓牛奶简直好喝到爆!于是这人又可耻地连喝两大杯,喝得瑟瑟发抖(山区气温就是低,早晚不穿长袖冻到不行)。
于是在旅馆美美睡上一晚养精蓄锐,第二天就要前往上高地了!
-第二日-
第二天依然是晴好的天气!
车子在山路上绕来绕去,穿过狭长而曲折的釜隧道,上高地就在眼前了。
我们的路线是从最南的大正池一直北上到河童桥。
来到大正池时我不禁大声惊呼出来了。
真是美得像一面镜子一样,将烧岳和穗高连峰都倒映其中。导游姑娘说,这样的美景就算是常跑这条路线的她都没能见过几次。
清澈美丽的大正池。


上高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烧岳和穗高连峰。
烧岳海拔2455米,是北越唯一一座活火山。最近一次爆发是在大正年间。山体上巨大的伤痕就是上一次喷发留下的痕迹。
整个倒映在大正池中的烧岳。

穗高连峰是上高地的象征,属于飞騨山脉,主峰奥穂高岳海拔3190米,是长野县最高峰,日本第三高峰。山顶终年积雪。
能看到穗高连峰全貌的机会并不多,主峰几乎都被隐藏在云雾后面(于是说今天运气真的好到家啊!)。此外,从上高地不同地点观看,穗高连峰的景色都有不同。
连积雪都倒映在水面上了。

顺手再贴一张倒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,顺便可以看这清澈见底的湖水。

这是在前往田代池的一片砂滩上拍的烧岳。这样看上去稍微有点古朴苍茫之感呢。

满眼的金色。

到达田代池。
田代池离大正池只有15分钟路程,是一片高原湿地。


前往河童桥的路上,要穿越一片湿地森林,供游客行走的就是这两条架空的木板小路。

经过一片浅滩。
流经整个上高地的,是这条叫做梓川的河流。水真是碧绿得像翡翠一样。




这里又拍到了不一样的穗高连峰。

终于走到了河童桥!
这里是观赏穗高连峰的最佳地点。而从桥上拍摄的穗高连峰也最为常见,可称为“标准照”。
河童桥的由来,据说是古时上高地的妇女们在梓川洗衣服,要过河时,为了不再次弄湿衣服,就把洗好的衣服都顶在头上,就像河童头顶盘子一样。后来在妇女们曾经过河的地方建起了这座桥,就被称为河童桥了。

高原的天气非常多变。走到这里时,云上来了。
看一下云雾缭绕中的穗高连峰。

桥另一侧的湿地也很美。

这一大片葱绿的是河底的水草,随着水流漂啊漂的,绿得可爱死了。

在河童桥边休息了一会儿,云突然开了!穗高连峰整个全出来了!
于是赶紧来一张“标准照”!

这张是在下面的砂滩上拍的。拍这张时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奋不顾身了,因为怕云很快又回来,于是连滚带爬连鞋都没脱就踩进河水里,那个冰冷刺骨啊!跟冷藏库一样!等终于拍到称心的一张上岸时,两只脚都冻得没知觉了。不过也幸好动作快,没多久云就又上来了。
冰川谷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呢。

最后是特别附赠。大正池的野鸭们~
看到鸭子们扭着毛绒绒的PP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就忍不住多拍了几张。
蓝天白云碧水中非常悠然自得地生活着,真是幸福啊。


那么游记就到这里结束了。最后的最后再提一下釜隧道。
这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一条隧道,也是通往上高地的唯一通路。现在的釜隧道全长1310米,不仅很长,而且地形复杂,里面七拐八拐的,还有上下坡,每次拐弯时我都有种就要跟对面开来的车撞上了的提心吊胆感。
釜隧道最初完工于1933年。早年的釜隧道相当窄,窄到只能容一辆车出入,而且还几乎擦着隧道边。稍微大一点的车辆根本开不进去。每次只能等前一辆车驶过后才能进下一辆车,而且如果没有过硬的车技,很容易被卡在里面或者撞上隧道壁。可想而知早年去上高地是多么不易,也因此上高地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后来随着观光客的增加,单行车道的隧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车流量。于是2001年,在原先的釜隧道旁边新开了一条隧道,也就是现在的釜隧道。如今这条隧道不仅是连接上高地与外界的通道,甚至隧道本身也成为上高地的景观之一。去上高地的游客在进入上高地前,都会体验一把穿梭于釜隧道中的惊险刺激感。
早上从京都出发,坐将近4小时的车来到长野,午饭在一个休憩站吃有名的信州荞麦面,里面加了当地特产的蕨类野菜,非常美味。
下午开始就正式游览。第一个景点是车山高原。
蓝天白云草地。这里一到冬天就被大雪覆盖,成为一个滑雪场。
另外,这里平地海拔就在1500米以上,所以虽然山看上去不高,但其实也有2000多的海拔高度。
在车山高原短暂逗留后前往雾峰。雾峰最著名的,就是富士见瞭望台。如果天气好的话,可以从这里望见富士山。只是这样的天气并不多。虽然我们的团队并不经过瞭望台,但因为超好的天气,我们在抵达雾峰休憩站时,得到了额外的恩赐。
中间云朵中隐隐约约的那座山峰就是富士山!能看得如此清楚实属罕见机遇,连导游姑娘一路上都说,这是她这几年带队以来遇到的运气最好的团队。
富士山被围绕在云海中,就像漂浮在半空中的岛屿一样。
雾峰特产的梨子口味的冰激凌很美味。还有一种叫五平饼的糯米饼,扁扁的像块猪排那么大,中间那根棒子就跟打手心的板子一样粗。再抹上当地特产的酱,前三口吃不出味道,等第四口开始才会渐渐入味,然后就会觉得美味无比,属于慢热型的小吃。
离开雾峰后,就前往住宿的旅馆所在地——白马。
白马最著名就是白马连峰了,1998年长野冬奥会时,这里是滑雪赛场。
从旅馆附近拍到一张白马连峰,山顶有很多积雪,滑雪台就在那上面。
这是宿泊的旅馆,白马枞之木。旅馆里也陈列着很多冬奥会的照片和白马连峰的摄影作品,还有各种滑雪板。
这么看起来还是挺欧风的,并不是传统的日式旅馆。
当晚住的房间。
到了旅馆第一件事就是去泡温泉!这家旅馆的温泉叫做庄兵卫之泉,从江户时代流传至今了,而且还是一口很有名的“美人泉”,对美容养颜非常有效。
然后这人很可耻的第二天5点多起来又去泡,来回泡了三次,最后终于泡过头,一个多小时脸都红得像只生蛋老母鸡。
不过温泉真的好舒服啊~~
而且房间用水也全是温泉水呢,一打开龙头就是一股矿物的味道。
晚饭和早饭吃的都是旅馆的自助餐。旅馆的餐厅是意大利风情的酒吧式餐厅,菜式也以西餐为主,当然也有传统的和食。味道总的来说还行。高山特浓牛奶简直好喝到爆!于是这人又可耻地连喝两大杯,喝得瑟瑟发抖(山区气温就是低,早晚不穿长袖冻到不行)。
于是在旅馆美美睡上一晚养精蓄锐,第二天就要前往上高地了!
-第二日-
第二天依然是晴好的天气!
车子在山路上绕来绕去,穿过狭长而曲折的釜隧道,上高地就在眼前了。
我们的路线是从最南的大正池一直北上到河童桥。
来到大正池时我不禁大声惊呼出来了。
真是美得像一面镜子一样,将烧岳和穗高连峰都倒映其中。导游姑娘说,这样的美景就算是常跑这条路线的她都没能见过几次。
清澈美丽的大正池。
上高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烧岳和穗高连峰。
烧岳海拔2455米,是北越唯一一座活火山。最近一次爆发是在大正年间。山体上巨大的伤痕就是上一次喷发留下的痕迹。
整个倒映在大正池中的烧岳。
穗高连峰是上高地的象征,属于飞騨山脉,主峰奥穂高岳海拔3190米,是长野县最高峰,日本第三高峰。山顶终年积雪。
能看到穗高连峰全貌的机会并不多,主峰几乎都被隐藏在云雾后面(于是说今天运气真的好到家啊!)。此外,从上高地不同地点观看,穗高连峰的景色都有不同。
连积雪都倒映在水面上了。
顺手再贴一张倒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,顺便可以看这清澈见底的湖水。
这是在前往田代池的一片砂滩上拍的烧岳。这样看上去稍微有点古朴苍茫之感呢。
满眼的金色。
到达田代池。
田代池离大正池只有15分钟路程,是一片高原湿地。
前往河童桥的路上,要穿越一片湿地森林,供游客行走的就是这两条架空的木板小路。
经过一片浅滩。
流经整个上高地的,是这条叫做梓川的河流。水真是碧绿得像翡翠一样。
这里又拍到了不一样的穗高连峰。
终于走到了河童桥!
这里是观赏穗高连峰的最佳地点。而从桥上拍摄的穗高连峰也最为常见,可称为“标准照”。
河童桥的由来,据说是古时上高地的妇女们在梓川洗衣服,要过河时,为了不再次弄湿衣服,就把洗好的衣服都顶在头上,就像河童头顶盘子一样。后来在妇女们曾经过河的地方建起了这座桥,就被称为河童桥了。
高原的天气非常多变。走到这里时,云上来了。
看一下云雾缭绕中的穗高连峰。
桥另一侧的湿地也很美。
这一大片葱绿的是河底的水草,随着水流漂啊漂的,绿得可爱死了。
在河童桥边休息了一会儿,云突然开了!穗高连峰整个全出来了!
于是赶紧来一张“标准照”!
这张是在下面的砂滩上拍的。拍这张时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奋不顾身了,因为怕云很快又回来,于是连滚带爬连鞋都没脱就踩进河水里,那个冰冷刺骨啊!跟冷藏库一样!等终于拍到称心的一张上岸时,两只脚都冻得没知觉了。不过也幸好动作快,没多久云就又上来了。
冰川谷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呢。
最后是特别附赠。大正池的野鸭们~
看到鸭子们扭着毛绒绒的PP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就忍不住多拍了几张。
蓝天白云碧水中非常悠然自得地生活着,真是幸福啊。
那么游记就到这里结束了。最后的最后再提一下釜隧道。
这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一条隧道,也是通往上高地的唯一通路。现在的釜隧道全长1310米,不仅很长,而且地形复杂,里面七拐八拐的,还有上下坡,每次拐弯时我都有种就要跟对面开来的车撞上了的提心吊胆感。
釜隧道最初完工于1933年。早年的釜隧道相当窄,窄到只能容一辆车出入,而且还几乎擦着隧道边。稍微大一点的车辆根本开不进去。每次只能等前一辆车驶过后才能进下一辆车,而且如果没有过硬的车技,很容易被卡在里面或者撞上隧道壁。可想而知早年去上高地是多么不易,也因此上高地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后来随着观光客的增加,单行车道的隧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车流量。于是2001年,在原先的釜隧道旁边新开了一条隧道,也就是现在的釜隧道。如今这条隧道不仅是连接上高地与外界的通道,甚至隧道本身也成为上高地的景观之一。去上高地的游客在进入上高地前,都会体验一把穿梭于釜隧道中的惊险刺激感。
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日本的话,一定要去一趟信州,去一趟上高地,你可以不去东京迪斯尼不去大阪不去富士山不去金阁寺,但是不能不去信州。
我的渣相机拍不出其实际美丽的十分之一,真正的美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。
我的渣相机拍不出其实际美丽的十分之一,真正的美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。
PR
Comment
SIDE-3
姓氏:平
苗字:北条
名前:四郎紫川
官職:正三位権大納言
家号:京極
家紋:北条三つ鱗
本館:京都·左京北辺四坊八町·京極院
本処:相模国小田原城
常用ID:北条紫川/京極大納言/yukimoon/傻B高达
ZEON公国一等良民。本格派UC青。興味是歴史、音楽、TV GAME、Gunpla。源春風本命。物質需求極低,精神享受至上,一天不犯賤就蛋疼星種白菜抠鼻孔猥瑣宅腐基大叔。
多洛瓦舰桥